尾气检测设备生产存监管空白
“的检测设备是汽车尾气检测的前提,然而,如此基本的硬件需要却存在很多问题。”在环保部从事机动车排污工作多年的韩应健对此深有体会。
2011年,环保部曾组织若干检查小组对全国各地的环保检测站进行检查的结果显示,环检机构问题高达200多项,而这其中检测设备的问题最为突出,韩应健参与了此次突击检查。
“这一点,单从底盘测功机这最基本的检测设备中就可见一斑。”韩应健表示。
底盘测功机指的是通过对轮胎加负载的方式以模拟或再现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阻力的一种检测设备,汽车尾气的获取需要开到该设备上进行采集。
“底盘测功机需要真实的模拟汽车驾驶时的阻力(即空气阻力+地面摩擦力)才能反映出汽车在行驶中排放尾气到底是高还是低。但我们调查的结果则显示很多检测站的设备负载精度通不过,滑行测试误差很大。”韩应健表示,底盘测功机仅仅是设备存在问题的冰山一角,其中分析污染物的浓度设备、流量计等同样存在着的问题。
那么,检测汽车尾气的设备缘何存在如此多的问题?
“国家对法制管理的计量器具实施制造许可证制加计量检定制度,我国的计量法要求尾气检测设备必须取得制造许可证。但你会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以下简称计量器具目录)并未包含尾气检测设备,仅包括检测设备的分析仪器,这也意味着尾气检测设备在生产源头上就放弃了监管。”中关村空气污染防控联盟主席颜梓清在研讨会上指出。
法治周末记者查阅计量器具目录发现,该目录确实不包含底盘测功机等尾气检测设备。
4月24日,法治周末记者致电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试图了解底盘测功机等检测设备缘何未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任何回复。
“伴随着检测设备的监管空白,环检机构更多的则是追求招揽客源,而设备供应商则为了实现盈利,如此也造成了环检机构与设备供应商的相互勾结,劣质设备横行,好的检测设备也遭到驱逐。”颜梓清称。
而韩应健则称,很多环检机构也存在操作软件造假的情况。“设备商为了迎合检测机构招揽车主的需求,可以随意调试操作软件,标准该低就低,该高就高。”
“检测设备上的问题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检测结果上的‘打折’,很多高排放汽车因此侥幸通过检测。”韩应健称,“高排放汽车数量虽然是少数,但排放污染占的比例多,因此影响和拖累了空气改善。”
